36问 > 健康 > 正文

什么情况下容易中暑?夏季防暑预防措施有哪些?

夏季烈日炎炎,气温持续走高,人体容易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不适甚至中暑。认识导致中暑的具体情况,有助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。生活中,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易中暑,这与环境因素和个人体质密切相关。那么,哪些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中暑?又该怎样有效预防呢?

哪些情况下容易中暑

1. 长时间暴露于烈日之下

强烈阳光直射会迅速提高体温,尤其是上午11点至下午3点这段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,更容易引发中暑。

2. 高强度运动或体力劳动

在炎热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工作,体内大量出汗且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,极易出现中暑状况。

3. 水分摄入不足

夏季出汗较多,若饮水不足,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受限,体温可能会异常升高,导致中暑。

4. 穿着不适宜

穿着深色、厚重或透气性差的衣物,或者缺乏有效遮阳措施,都会让身体吸收更多热量,增加中暑风险。

5. 特殊体质人群

老年人、婴幼儿、孕妇以及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,体温调节功能较弱,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。

6. 密闭空间久待

长时间处于无空调或通风不良的封闭环境,如室内、车内,空气流通差,容易引发中暑。

如何有效预防中暑

1. 避免高温时段长时间暴露

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外出。若必须外出,应提前规划路线,减少户外停留时间,选择阴凉、通风的道路。使用遮阳伞、帽子、太阳镜等防护工具,减少阳光直接照射,降低体温吸收。

2. 选择适合的衣物和养成良好饮水习惯

穿着宽松、透气、浅色衣物,有助于热量散发,避免穿紧身、深色或化纤衣服影响汗液蒸发。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,不要等口渴才喝水。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或清凉饮品,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高温环境中工作或活动时,应定时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让身体有时间调节。

3. 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

室内保持良好通风,可开启风扇或空调,降低温度和湿度。户外高温工作者,单位应合理安排作息,提供通风良好的休息场所,配备降温设施如冰块、喷雾风扇。避免长时间待在封闭、产热设备多的空间,防止室内温度急剧升高。

4. 关注特殊人群的防护需求

老年人、婴幼儿和慢性病患者等体质较弱者,需特别照顾。家人应为其营造凉爽环境,督促定时饮水,避免单独暴露于高温中。饮食上宜准备清淡易消化且含丰富水分的食物,如绿豆汤、冬瓜汤和新鲜水果,帮助保持水分和营养均衡,提高耐热能力。

中暑的发生与高温高湿环境及个体调节能力密切相关。通过合理避开高温时段、做好身体防护、优化环境条件等措施,能有效降低中暑风险。特别是对易感人群加强关怀,有助于安全度过炎热夏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