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食脑虫一定是因为呛水吗?这些常见行为也可能带来风险
2025-07-16 22:42
近年来,“食脑虫”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,让不少人感到担忧。很多人以为只有呛水才会感染这种寄生虫,其实不然。掌握传播方式,有助于更好地预防潜在风险。
呛水是食脑虫感染的唯一原因吗?
感染食脑虫并不局限于呛水。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主要通过鼻腔黏膜进入人体。在污染水域中游泳、潜水,用未经处理的水冲洗鼻腔,或接触潮湿受污染的环境,均可能使病原体随水流进入鼻腔。呛水只是加大接触水体面积的一种方式,并非唯一途径。
还有哪些可能传播的情境?
1. 使用不洁水源清洗鼻腔
部分人使用自来水、井水或自然水源进行鼻腔冲洗,如果水体含有食脑虫,可能通过鼻腔进入中枢系统。建议使用煮沸冷却水或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更为安全。
2. 接触污染土壤或水体
在温暖潮湿环境中,该原虫也可残留于泥土中。如果手部接触这些污染源后接触鼻子,尤其是小孩或户外作业人员,可能将病原体带入体内。
3. 饮用或接触被污染的供水系统
极个别情况下,若城市供水系统未有效消毒,使用这些水源洗脸、洗鼻或沐浴,也存在潜在风险。
如何科学预防食脑虫相关风险
1. 避免接触未处理水体
未经消毒的河流、池塘、湖泊等自然水域可能携带病原体。减少在这些场所进行游泳、漂浮、潜水等活动,有助于规避风险。
2. 游泳时保护鼻腔
建议选择具备卫生管理资质的泳池,潜水或跳水时使用鼻夹,防止水流入鼻,阻断可能的病原体通道。
3. 选用安全水源进行鼻腔清洁
在进行鼻腔冲洗时,应使用煮沸后冷却的清水、瓶装纯净水等相对安全的水源,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自然水。
虽然“食脑虫”感染的情况极为罕见,但其危害不容忽视。科学用水、合理防护,才能从源头减少感染几率。